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成都方太抽油烟机售后服务维修点

方太报修电话:028-83085150,上门维修:抽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热水器。

网站公告
成都方太厨卫电器售后服务维修点,报修电话:028-83085150, 400-666-1443,上门维修:燃气灶、热水器、抽油烟机、消毒柜。公司上门区域: 武侯区:望江路、磨子桥、跳伞塔、玉林、桐梓林、武侯祠大街、高升桥、内双楠、外双楠、红牌楼、火车南站、五大花园、航空港、航空路、清水河、小天竺街、金花镇、机投镇、洗面桥、科华路、高攀路、芳草街、衣冠庙、广福桥、肖家河、簇桥, 锦江区:盐市口、春熙路、合江亭、牛市口、九眼桥、莲桂路、海椒市、龙舟路、牛王庙、水碾河、新南门、成仁路、静居寺、川师、红星路、牛沙路、三圣乡、东光小区、东大街, 成华区:双桥子、万年场、猛追湾、新鸿路、建设路、府青路、八里小区、新华公园、青龙场、十里店、龙潭寺、五桂桥、二仙桥、驷马桥、圣灯路、SM广场、东风路、财富又一城, 金牛区:李家沱、九里堤、营门口、交大路、茶店子、抚琴小区、蜀汉路、黄忠、马鞍路、火车北站、沙湾、梁家巷、人民北路、花牌坊、水仙池、沙河源、一品天下, 青羊区:草市街、太升路、顺城街、草堂、浣花小区、外光华、府南新区、金沙、贝森、天府广场、长顺街、八宝街、西南财大区、内光华、人民公园、中医附院、白果林、同仁路、西月城街、宁夏街、新城市广场、文殊坊, 高新区:芳草街、创业路、神仙树、紫荆、南延线、中和、理想中心、肖家河、新会展、天府软件园、南苑、新北、大源村、大源、金融城、美年广场、天府长城、市一医院、天府大道、世纪城, 新都:三河、大丰、新繁、斑竹园, 郫县:郫筒、红光、犀浦, 温江:北部新城、光华大道, 双流:蛟龙港、华阳、东升、西航港、黄甲、九江、公兴、 龙泉驿,都江堰,金堂,青白江、新津、崇州、彭州
产品分类
联系方式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推进“三治一增” 让绿色发展成为城市底色
新闻中心
推进“三治一增” 让绿色发展成为城市底色
        发布时间:2017-12-22        浏览次数:293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守好一方碧水蓝天,我市正为千万成都人的生态福祉而攻坚聚力:“一天一天追回蓝天”,在铁腕治霾下,今年的成都看得见蓝天白云、望得见雪山彩虹、晒得了冬日暖阳;让黑臭水体“清零”,重拳治水后,蜿蜒在城市间的河流焕发生机与活力;全域增绿,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会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越发“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好画卷正在天府蓉城徐徐铺开。

为展现成都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想、新理念,及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部署,今日起,本报将连续推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进绿色发展主题系列报道,聚焦各级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各项工作,以呈现出全市上下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作出的“绿色”新实践、新作为。

【总体工作】

持续推进“三治一增”,深入实施锦城蓝天、蓉城碧水、城市绿心等建设行动,让绿色发展成为城市最鲜明底色和最持久优势——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再次作出明确部署。

近年来,城市发展治理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绿色印记: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以及成都治霾、治水、治堵、增绿“四个十条”等重要文件,编制完成《成都市环境总体规划(2015-2030年)》《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成都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成都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等,着力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体系,引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为全面落实中央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系统部署了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三治一增”工作。记者日前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三治一增”正在全市上下向广、向深,全面推进。

铁腕治霾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013年实施新标以来最高

截至12月7日,成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0天,在距离今年结束还有24天时,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铁腕治霾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今年来,成都在大气污染防治中连续出击重拳,实施“成都治霾十条”、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出台《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版)》、秋冬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在提前谋划布局下,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013年实施新标以来最高。

“事在人为,不靠东风”,一组数据能充分反映全市上下为“一天天追回蓝天”所作的努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767台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禁燃区(绕城高速以内)燃煤锅炉全部“清零”,淘汰标准高、推进力度大;主城区432家烧烤店完成“炭改电”,改造完成率92.7%,排查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渣土运输车辆7835辆并从严控制运输证办理,黄标车存量降至2476辆;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4148家;科技治霾加速推进,安装汽油车尾气净化装置1500余支,加紧研发污染物精准溯源系统。

重拳治水

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

围绕建设“活水成都、水润天府”,我市制定《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成都治水十条”,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制定实施“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强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共治,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完成绕城高速内53段黑臭水体治理,市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56万吨/日——这是重拳治水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1-11月,岷江、沱江成都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67.3%。岷江内江黄龙溪出境断面氨氮、总磷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5.6%、21.6%,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Ⅴ类;岷江外江岳店子出境断面总磷浓度同比下降11.3%,水质由Ⅳ类改善为Ⅲ类;沱江宏缘断面氨氮、总磷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4.4%、21.4%,水质由Ⅴ类改善为Ⅳ类;中心城区、各区(市)县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8.2%。

科学治堵

全国拥堵指数排名较一季度降低9位

完善“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到2035年绿色交通出行分担比例达85%——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了绿色交通的奋斗目标。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畅通,成都制定实施了“成都治堵十条”,从严治理“七乱”等交通违法行为,推行“路口提效、路段提速、路网扩能”交通治理模式;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实施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公交都市建设,构建市域高快速路网体系,全面推广小街区规制,强化静态交通管理。

地铁通车里程达到141公里,公交出行分担率从2013年的28%提升至33%,全国拥堵指数排名较一季度降低9位,成都市共享单车累计注册用户总数已超千万人,日活跃用户也在百万量级……从最新数据中可以看出,绿色交通、绿色出行,正在成为成都时代新风尚。

全域增绿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全面开工建设

如何高标准扮靓蓝绿交织、望山亲水的生态空间?留白增绿不可或缺。目前,“成都增绿十条”正在全域展开。

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成都全面启动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建设。同时,世界最长的城市慢行系统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正在全面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扎实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不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持续推进“增绿十条”,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已呈现在我们面前:全市林地保有量达到39.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9.1%,森林蓄积量达到3367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达到2.86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9平方米。

【亮点点位】

以“绿色化+”为发展路径 蒲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在成都平原的西南方,有一座城市正闪耀着绿色的光芒,它就是成都市蒲江县。在过去5年中,这个串起成都平原南部城市群的城市,因绿色发展理念而闻名全国。

记者了解到,蒲江县幅员面积为583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2.6%,是成都平原西南部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近年来,蒲江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城建靓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绿色化+”为发展路径,有力推动了“美丽蒲江·绿色典范”建设,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

如何推动全县“绿色化+”的发展路径呢?首先,蒲江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于2013年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挥部,统筹协调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其次突出生态优先,打好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切实改善了环境质量。同时,加快产业升级,打造有机农业、生态工业、健康休闲业等,打造了一批绿色发展产业典范。此外,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等方式,提升了全县生态宜居水平。

【聚焦一线】

为建设美丽成都 作出一线环保人的贡献

“今年到现在,我们都没咋休过周末和节假日,天天去检查企业、工地等。还实行了24小时值班,只要接到群众投诉,半小时内就要赶到现场。”龙泉驿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晓俊向记者坦言,这便是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工作常态。

在现场监察中,李晓俊一行一边查看设施设备运行情况,一边向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在李晓俊看来,再细微的问题,也要及时给企业提出。

检查间隙,李晓俊向记者介绍了他和这支队伍。他告诉记者,大队目前有56人,以年轻人居多,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尽管队伍年轻,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但全队上下始终以环境监察工作为先,不敢有一刻放松。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便得到充分体现:一个多月里,每名队员每天睡觉不超过4个小时。

李晓俊坦言,进入冬季后,环保督察、监察的力度不断加大,这对他们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面对新时期对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着力推动辖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建设美丽成都,作出一线环保人的努力和贡献。”(记者 缪梦羽